第一代「獨生子女」生存現狀
七七45歲,生於1978年。
調查局幹訓所 驚傳性侵案
那是計劃生育的開端,她順理成章地成爲第一代獨生子女。
過去四十多年,她獨享着父母的所有寵愛與照顧。直到父親確診癌症的那天,與寵愛等量的壓力與義務,直面襲來——到了必須要供養父母的時刻。
5億高中生命案/婚姻若無效 夏拿不到遺產
父親手術,孩子初升高,丈夫因痛風暫時走不了路,無法支援。她在網絡分享《提前退休後,我遭遇了獨生子女困境》。幾百字的短貼,一夜間傳播開,上千人在帖子下聊起了各自給父母養老經歷。
這不是七七一個人的困境。中國社科院的最新數據統計,我國的獨生子女總量約爲1.8億。其中,出生於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代人,年過不惑,獨生,父母已然老去,身體亮起紅燈。
他們不得不在可能的中年危機之外,獨自直面父母老去的現實和獨屬於此的養老難題。
2022年,44歲的七七下崗了。
她所在的公司面臨破產清算。連續工作二十幾年後,七七也想停下休息,索性藉此機會提前離開職場。
她原本的設想中,離職後可以讀書寫作,陪伴初升高的孩子和日漸年長的父母。歲月靜好。
現實則完全不同。2023年初,離職手續辦完後,七七首先面臨的是全家首陽。先是愛人和孩子,父母也接連中招。
一家人陸續康復後。父母猶豫着說出了身體的小狀況。七七當即帶父親去醫院檢查,腸胃鏡結果顯示是直腸癌,中晚期。
病情原本有機會更早發現。可過去兩年的病毒風險,讓七七一家暫停了一年一次的體檢,也讓父母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是去藥店,而不是醫院。
作爲獨生女,七七隻能獨自安排接下來的所有行程。打電話通知愛人,尋找大城市靠譜的醫院和醫生,儘快出發。
在原本的軌跡中,她和父親往返於醫院做各種檢查、輸液時,愛人可以開車接送,母親則能在家幫着照看孩子。
現實中,愛人痛風發作,腳部腫脹,無法走路,從七七的幫手變成照顧對象。而母親在感染新冠後,原本控制極好的血糖變得不穩定。日常打針控血糖的方法失效。
七七的工作又多了一項,安頓好父親後,再帶母親去檢查,抽空還要關心一下馬上中考的女兒。
因爲提前離職,她有足夠時間應對眼下的一切。可當地醫院,同病房的另外兩個老人,不止一次問七七,怎麼只有她一個人照看父親。
七七所在的廣東三四線小城,始終盛行着多子多福的觀念。作爲獨生女的她,在同病房老人眼裡,顯得有些可憐。
獨生子女的壓力,在此時顯露無疑。
對七七來說,連軸轉的忙碌尚在承擔範圍之內,醫保覆蓋了絕大部分費用,經濟負擔並不大。無人共情和無人分擔的孤獨、焦灼才最可怖。
這段經歷被她以隨筆的形式,分享在沒什麼人關注的讀書賬號上。帖子卻幾乎立刻成爲同齡人的父母養老分享大會。
29歲的女孩,在剛出生的孩子和生病的父母之間周旋,還要兼顧上班。年過30的女人,分身乏術,將父親接去省會城市的醫院,繳費,僱護工,留母親一人陪護,再匆匆回家,負責升小學女兒的接送和三餐。
重庆水务(601158.SH)发前三季度业绩,净利润14.43亿元,同比减少14.30%
還有人在父親病危時,不得不留下老公一人繼續工作,自己帶着公婆和孩子,一起返回孃家,生活數月。身邊有24小時護工,但許多時候,父親、自己、公婆,還是得輪流幫忙。
AdvanTrade:2023年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
佳佳也在評論裡寫下了她的故事:
我是大齡未婚獨生子女,30歲出頭就在經歷這些。爸爸連續幾次癌症,媽媽癌症。事情到了眼前,沒有時間去輸出太多情緒,都是一個個需要破除的坎,是各種解決方案。堅持走下去就好了。
佳佳生於1986年,和七七算得上同一代人。但她面臨父母養老的問題,卻要提前許多年。
2017年,佳佳31歲,上下班路上,接到了母親帶着哭腔的電話,“你爸生了壞毛病”。
她的家鄉不喜歡講癌症,便用壞毛病替代。
佳佳心裡咯噔一聲,當即託朋友掛了杭州的專家號,儘快手術。可父親聽本地醫生推薦上海某醫院醫生,堅持前往。
在上海,按正常流程重新排隊,推薦的醫生一號難求,爲了儘快手術,不得已另擇他人。
续航24公里,最高时速16km/h,特斯拉又要发“新车”了
手術前後二十天時間,她和母親日夜輪班。父親生活尚能自理,體力上不算太辛苦,可她卻不止一次躲到樓道偷哭。
心碎…修圖前後對比照曝光 神級Coser伊織萌遭酸「過譽了」
佳佳在醫院
中国传媒大学开学报到,堪称是颜值“天花板”,美女帅哥齐聚一堂
壓力來自多方面。首先是錢的問題,醫院在寸土寸金的徐彙區,附近酒店一晚就要700以上,民宿一晚最低也要300多元,節假日還會不停漲價。爲了節省成本,父親住院期間,她們來回搬了6個民宿,不停在附近找價格不那麼離譜的住所。
不负情深不负婚 雨落寻晴
其次是父親的情緒。食道插着管子的老人,因爲不舒服,脾氣變得暴躁,時不時嚷嚷着不行了,要完了。佳佳不能和病人發脾氣,只能將委屈嚥下去。
此外,工作也得繼續。當初請假容易,是因爲她和朋友合夥創業,做淘寶店,許多工作可以線上進行。在上海時,她也時常上線處理售前售後問題。父親住院的第三週,合夥人直接催促:什麼時候可以回去?
妖神 記 漫畫
佳佳給不出答案。那時,父親術後高燒不退,醫生明確表示,退燒才能回家。
全程陪護是佳佳必須要做的事。她總不能把來自農村的父母留在魔都,一人離開。
同病房裡,和佳佳一樣長期陪牀的子女幾乎沒有。一半是上海本地老人,夫妻彼此陪伴,來做化療。還有一對臺州來的夫婦,唯一的孩子並不常來。佳佳第二次帶父親來做手術時,得知對方已經去世。
七七也一樣。獨自陪父親前廣州住院手術期間,她發現,同病房裡,獨自一人或伴侶陪伴住院的老人極多。
七七的父親七十多歲,在病房裡算年紀比較大的。更年輕一點的老人,他們的孩子都在工作,辭職或請長假陪牀,並不現實。
涉買人頭填寫郭台銘連署書 民進黨今開鍘高市黨部執委
至於帖子下的“金錢萬能,護工解決一切”論,並不完全正確。
七七父親所在的醫院,沒有24小時護工。而七七除了陪伴的作用,還要起到翻譯作用。父親聽力下降嚴重,又聽不太懂普通話,需要七七與醫生溝通後,再超大聲用方言說給父親聽。這是護工無法完成的事。
京东打假出新招:违法商家就地处理
此外,七七和佳佳都提到了一點,他們所在的病房裡,護工可以幫忙解決身體護理等問題,但無法解決情緒問題,更無法獲得老人信任。如果只有護工,老人的脾氣往往會大。
久日新材(688199.SH):第三季度净亏损2328.09万元
絕大多數時候,哪怕護工24小時看護,也總需要一個健康家屬陪伴左右。這個家屬通常是同樣年長的伴侶,子女則以早晚或週末探望居多。
七七的病房觀察
七七設想過,如果沒有提前退休,父親生病後會怎麼辦。
(新华时评·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)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鲜明
答案是因爲請假難,手術地點會選擇當地,而非廣州。手術前後得靠母親和24小時護工,她則是那個探望者。這是職場人再自然不過的決定。
但陪父親在廣州醫院的一個多月,七七看到了同病房折騰得愛人整夜睡不着覺的病人、和護工發脾氣的病人,良莠不齊的護工們。在病房裡,五六十歲的老人,就已經算可以獨立住院和醫生溝通病情的年輕病患了。
站在現在的角度,再去設想沒有退休的另一種處理方案,七七會覺得,那樣委屈了父親。
慌張過後,七七迅速調整好心態,
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指令长汤洪波:过去2年,我时常梦回太空
母親的血糖最終平穩控制住,她獨自帶父親前往廣州,租房、看病、手術,一切都還算順利。女兒升入高中後住校,到時,她還有更多陪伴父母的時間。
可佳佳的生活,從那通電話起,就發生了改變。
那之後近一年時間,她的休息時間幾乎一直在路上。
好家伙,杨超越《七时吉祥》首播差评一片,观众差评理由出奇一致
父親手術後,每兩週需要找醫生配一次藥。醫生週末不上班,託朋友請假幫忙拿藥顯得難以啓齒。而進口藥價格不菲,直接找跑腿快遞,佳佳也不放心。
5999元起,折叠屏手机moto razr 2022正式发布
於是,佳佳調整了休息時間,週六日上班。調休的兩天,從杭州出發,去上海拿藥,再送回寧波老家,短暫休息後,回到杭州,繼續工作。
出遊、聚會,幾乎所有娛樂都消失了,能躺平好好睡一覺,佳佳就開心不已。
期間,父親病情反覆,最嚴重的一次,連水都喝不下了。她接到母親電話,聯繫上海的醫生,然後父母從寧波上車,她從杭州上車 ,在上海會合,再做手術。
電話來得多了,佳佳連恐懼感都消失了,沒有多餘的情緒,機械地生活,處理有關父母和工作的所有事。
去上海複查的路上,這是佳佳相冊裡有關上海爲數不多的照片
2027年的最後。佳佳決定辭職回寧波。她在這裡工作了三年,當年抱着努力拼事業的心態加入。如今,小店從兩個人,到一羣人,佳佳離開時,年銷量已過千萬。第二年,佳佳聽說,公司銷量再次翻倍。
可她已經不再追求事業高度。如今的想法就是有工作,有收入,健康活着。
佳佳不敢找太忙的工作。
美报:“拜登经济学”为何不受欢迎
回寧波的第一份工作的面試,她直接告訴面試官,她會經常請假。
洪都拉斯48小时内发生23起地震
此後的工作基本如此,不太忙,請假方便。佳佳如今這份工作朝九晚五,從去年開始執行每月兩天的獨生子女護理假,此外還有兩個半天的病假。
矿物工程学家、中科院院士、工程院院士王淀佐逝世,享年89岁
即便如此,她也無法保證在父母每一次住院時全程陪伴。討論手術和治療方案時請假,手術當天請假,週末下班時間探望,其餘時間。兩位老人相互照顧居多。
佳佳形容過去6年的生活,用了一個詞,亂七八糟。這六年,父親三次因癌症住院手術,期間母親也因確診肺癌住院化療過。在醫院反覆進出,時間久了,她已記不清先後順序,具體時間。
可治療方案、抗癌藥物、哪家醫院哪個哪個醫生擅長哪個領域,她卻如數家珍。
她有一個幾人小羣,羣裡都是和她一樣的獨生女,幾個女孩來自天南海北,有一線城市,也有西南邊陲。共同點是,都留在了家鄉和父母身邊,父親都確診了下嚥癌。她們在羣裡討論藥物效果、放療副作用以及治病時臭脾氣的父親。
曾是香饽饽,如今越来越不受待见,“露台阳光房”为何不香了?
其他幾人結婚了,她們要操心的事,比佳佳更多。做飯、打掃、週末帶孩子出去玩。護工和母親是照顧病人的主力。女兒們實在需要陪牀時,只能依靠愛人家裡幫忙帶孩子。
佳佳感覺到,父母幾次手術後,催婚頻次降低了。如今再被催時,佳佳也會反駁他們:我要是有了孩子,哪還有現在這麼多時間一直帶着你們看病?
帝 尊
胡厚崑将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 为公司最高领袖
如果子女和父母異地呢?
七七發現,她加入的癌症病患的家屬羣中,許多更年輕的獨生子女,在父母患病後慌張不已,計劃着馬上辭職,回家照顧父母。
在豆瓣的獨生子女養老交流小組,不止一人選擇離開打拼的一線城市,離開努力多年爭取來的向上流動可能,選擇父母和非一線城市裡一份向下兼容的工作。
這同樣存在許多問題。辭職後,是否有足夠積蓄支撐父母治病?如果不辭職,父母誰來照顧?
七七在醫院
許多獨生子女想當然地告訴七七:錢是萬能的,賺夠錢,什麼樣的護工都能請到。
但杜文的答案是,籤一份財產讓渡協議。
得知父親進入ICU時,他還在北京的互聯網大廠裡工作。他有一線城市的房貸要供,辭職回家並不現實。
可他是獨生子,父母離異,如今照顧父親的,是一個並無親緣關係的女友。對方正想方設法獲取父親的銀行卡密碼。
他趕着假期連夜飛回家鄉,與父親的姐妹討論請護工照顧的問題。對方堅稱護工不算可靠,不如交給自家人。幾番討論,他被勸簽下房產讓渡協議,將父親的房子等留給姑姑,換取對ICU裡父親的照顧。
對佳佳來說,獨自一人承擔父母老去的責任,並不算困難。
記事起,父母就反覆告訴她,要孝順。給父母養老,刻在了記憶裡,那通電話,不過是提前了養老的時間。
從上海回來後,佳佳爲買房而攢的錢花掉了一大半。她知道醫保能報銷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,但退回的錢索性留給父母,他們手裡有錢,心裡也有底。
赵天麟和陆籍小三游东京 吴子嘉关键爆料:谁买单?
父親的固執在反覆的病情中,有了鬆動跡象。第二第三次手術,他最終聽從女兒勸說,留在當地醫院治療。
2020年除夕前後的那次手術,因爲留在當地且手術時間及時,他們順利出院回家,回家第二天,寧波大部分公交因疫情停運。
中方对哈马斯以及同哈马斯接触持何立场?外交部回应
佳佳在醫院
丰田考斯特12座价格 考斯特改装厂家报价
這或許也是獨生子女的好處之一,只有一個孩子,所以住院、吃藥等許多事,一個人就能快速拿主意。
林智坚论文遭双杀后回应了 网友第一反应超酸
至於外界說的少生優生,獨生子女的寵愛、福利,佳佳沒有太多感觸。父親給她準備了一點嫁妝,等她畢業時,照顧與被照顧的角色就立刻反轉了。
林智坚论文遭双杀后回应了 网友第一反应超酸
但她並不想要一個弟弟或妹妹。佳佳自小和親戚家的兄弟姐妹一起長大,沒有體會過孤獨感。且她不確定,有了弟弟,她是否還能像現在一樣讀完大學。
七七則清楚記得,她在讀幼兒園時,第一次感覺到強烈孤獨感的時刻。
母親有事出門,她一個人被關在家,脖子上掛着一整串鑰匙,坐在窗臺上,看着天慢慢變黑,等着媽媽的身影出現在路口。
今年2月,父親確診時。她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種孤獨感,忽然覺得能力允許的範圍,生二胎或許能讓一切不同。
上海23岁女主的新房走红,硬装只花9万,装出高级灰堪称教科书
《看上去很美》劇照
這個想法在不久後,又迅速消失。在醫院病房裡,子女爲錢爭執,爲是否在身邊照顧爭執,有時甚至無一人陪診。有的多子女家庭,在照顧老人方面和獨生子女家庭沒什麼不同,願意承擔責任的,只有一個孩子。
回到童年,面對母親要不要生二胎的提問,七七依舊會選擇否定答案。
73歲的林芝,再回想起當年只生了一個孩子的決定,懊惱得多。
兒子出生不久,計劃生育政策推行。那時,體制內的工資不算高,沒有人甘願冒着丟了體面飯碗的風險生孩子。
京东打假出新招:违法商家就地处理
等兒子去上海讀書並決定留在那兒,林芝才徹底慌了神。她用斷絕母子關係的狠話,將兒子逼回了家。母子的樑子也就此結下。
愛人去世後,林芝因爲膝蓋無法下樓,足不出戶。靠兒媳每週一次送菜上樓,兒子則基本不出現。偶爾有想吃的蔬菜,林芝會敲響隔壁的門,託他們買菜時幫她帶點。
可今年五一後,她便沒人可託了。
鄰居夫妻,搬去了城西,和自家弟弟妹妹比鄰而居。搬家的原因同樣是爲了養老。
林智坚论文遭双杀后回应了 网友第一反应超酸
他們也是獨生家庭。唯一的兒子定居天津。每年回來兩次,每次住一兩天,再要動身前往不遠處的兒媳婦父母家。
退休十年,夫妻二人只有在孫子出生後,前往照顧過幾年。剩下的時間都在老家。
跳廣場舞、打牌、照顧孫輩、跑醫院,幾乎可以概括林芝所在的大院裡,絕大多數老人退休後的現狀。
唯一的孩子需要幫助時,父母們就像候鳥一樣遷徙。完成帶孩子任務再折返。少有人留在外地的孩子家。
而他們每年幾次的各類住院,多是伴侶陪牀。在外工作的孩子基本不會回來。有時甚至不會知道,父母又進過醫院了。
外媒:埃及边境小镇遭导弹误击
《桃姐》劇照
2022年末,因病情較爲嚴重,鄰居夫妻被兒子接走。林芝以爲他們會常住,沒想到過完年沒多久,兩人又回來了。
搬家的消息同時傳來。他們和弟弟妹妹約定,既然唯一的孩子都在外地,那他們這些老人就搬到同一條街上,抱團養老。
彼此步行距離不超過5分鐘。誰家不想做飯了、累了、病了,就去別家吃,大家輪流照看。
SCFI連三漲 北美線滿艙 四大遠洋線運價全面上揚
70歲,他們決定停下來,過好剩下的日子。
也有人年近70仍在奔忙。李彤有兩個姑姑,一位69歲,一位68歲。她們退休後的時間,被均勻地分成了兩半。一半留在老家照顧八旬的父母,一半奔往異地異國,照顧孫輩。
《愤怒的小鸟大电影》票房飘红 Rovio计划拍续集
巧合的是,她們的孩子都生了二胎,奔波的時間就此延長,如今已近10年。
LCD投影式分辨率破1080P,小明V1 Ultra 4K投影仪发布
他們甚至還沒有抽出精力考慮養老問題:“老的還顧不過來呢。”
在那樣的氛圍裡,每一個老人都願意爲他們的父母、孩子付出至此。那等他們老去那天呢?李彤能想到的合理推測是,姑姑的孩子在退休後,也兩國奔波,照顧老去的父母,像現在的姑姑一樣。
但姑姑們其實已經進入老年。
李彤還記得,新冠後期,姑姑因感染期間還在堅持照顧祖父祖母,肺部有感染,始終沒完全康復。
看病當天,姑姑沒有等她,先去了醫院。李彤見到姑姑時,她已經在盯着大屏等待叫號了。時間過去很久,姑姑始終坐在那。李彤問了服務檯,結果得知早就過號,而姑姑還一人坐在那兒看着,不知聽到沒有。
文旅部:前三季度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.69万亿元,比上年增1.97万亿元
在七七的帖子下,還有網友分享了住院見聞:隔壁牀阿姨的獨生女算是有出息,能在廣州買房子。現在,那個阿姨自己住院自己辦理截肢。
衰老並非是瞬間完成的動作。父母臉上的皺紋,日漸佝僂的背,越來越多的基礎病,以及對手機、互聯網、醫院掛號的不熟悉,都是因爲我們太久沒有將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。
鑫傳迎旺季 第4季業績喊衝
圖源 視覺中國
(新华时评·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)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鲜明
父親五十多歲時,聽力出現了問題。七七從一開始就知道。
彼時,她剛剛畢業,雖和父母住在一起,可工作、生活都是全新的。父母似乎還年輕,求醫問藥,全部自行處理,只在日常聊天時輕描淡寫地告訴女兒看病的結果。
路線曝光!土地公民俗藝術節登場 桃警將疏導管制路段
後來,父親戴上助聽器,原本性格平和的老人,漸漸地開始與人爭執。
再年長一些後,七七才知道父親那幾年遭受的一切。耳朵裡超大聲的噪音24小時一直響,就像住在工地裡,沒有片刻安寧。等父親好不容易習慣噪音,又幾乎什麼也聽不見了,哪怕戴助聽器也效果甚微。
“年輕的時候很多時間精力,放在自己身上的。說句不好聽的,就是自己會比較自私一點。”
中國社科院的調查顯示, 60歲以上、居住在城市的獨生子女父母中,40%以上的老人打算將來住養老院。或許是樣本較少的緣故,本文出現的人,幾乎沒有一個將養老院作爲首選。
佳佳和父母都不怎麼想去養老院。正規的養老院要排隊。去年,佳佳的奶奶進去時託了關係,才順利入住。
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亏 欧菲光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均有改善
佳佳覺得排隊太難,佳佳父母去養老院的前提,則是和兄弟姐妹們抱團組隊。
林芝身邊的同齡朋友,年齡都在70歲上下,沒人想住進當地養老院。唯一主動前往的,是一個30後老人。唯一的兒子對她不好,她便將每月退休金交給沿海城市的中端養老院,離開了熟悉的城市,直到離世那天。
七七在醫院陪護
林芝的朋友曾去當地公立養老院看過。那裡大門上鎖,老人們活動區域只有屋子前的一片大廣場,老人們出不去,也沒有人說話,都靜靜坐在那曬太陽,看起來像傻了一樣。
她和身邊許多同齡老人聊過養老問題,大家默契度極高。還能行動時,靠自己活着;失去行動能力時,如果子女退休就靠子女,子女還在工作,就請保姆進家,保持最後的體面。
父親的手術結束後,七七瞭解了不少周邊養老院。得出的結論大同小異。月付三千多的養老院,充斥着一股不太清新的味道。七七有時覺得,老人們似乎在看護工臉色行事。
七七覺得滿意的養老院,來自保險公司的養老項目。保單200萬以上,擁有入住資格。在此基礎上,月付一萬加。看起來,似乎是專屬於富人的養老方式。
中广核技(000881.SZ):第三季度净利润93.99万元 同比下降98.93%
爲養老能提前準備的事並不多:努力賺錢,擁有選擇護工和養老院的權利;研究養老和醫療保險;以及每天練會兒八段錦,保持身體健康。
佳佳這幾年也有了打八段錦的習慣。去年父母沒生病,她反而因耳石症進了醫院。最嚴重時,走路像在盤子裡,搖搖晃晃落不到實處。
現在,她每天改善一點,能腳踏實地地穩穩地走在路上,就覺得開心不已。
「八尺門的辯護人」印尼女翻譯爆紅 雷嘉汭為手遊代言
她期待着健康活到退休的時刻,和同樣單身的朋友們,組團養老。大家在各自的城市買房,趁着還能走動,去各處看看,會會朋友。走不動了,再一起選個環境好的大房子,住在一起。
《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》,講述7個單身閨蜜抱團養老的十年
乌总理:乌克兰已完成今年的农作物收割
七七目前最傾向於社區養老,不用離開家,有一定的生活保障。
林芝們也曾期待於此。她所在的社區,前兩年開始翻新舊屋,說是用作老年人食堂,作爲開展社區養老的第一步。老人們興致勃勃討論,以後結伴來此吃飯。
屋子簡單修繕後隨即擱置,屋內燈光再亮起時,原本的養老社區食堂,悄無聲息變成了律師事務所。
他們期待的社區養老,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到來。
记者:皇马有意阿森纳中卫加布里埃尔!英格兰锋霸示好阿森纳!
*應採訪對象要求,文中人物均爲化名